期刊简介

               本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系军事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以刊登军事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创新性论著为主,选登部分研究简报,技术方法及有一定指导性的文献综述。内容涉及放射医学、微生物学与流行病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化学、基础医学、卫生学与环境医学、卫生装备、临床医学及医学高新技术等领域。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军事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99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50/R

邮发代号: 82-7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军事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军事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4-9960
  • 国内刊号:11-59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军事医学杂志2009年第5期文章
  • 人GDNF-TA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带有TAT多肽的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为探讨GDNF-TAT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密码子优化法合成人GDNF基因序列连在pPICZαA,用PCR方法分别在上游引入TAT位点与XbaⅠ酶切位点,下游设计扩增pPICZαA上的α-因子序列.然后插入pPICZαA载体中,......

    作者:马忠辉;高新;赵巧香;宋海峰 刊期: 2009- 05

  • 抗Erbin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目的:制备抗Erbin单克隆抗体.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ErbinPDZ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获得重组蛋白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通过质谱鉴定重组蛋白;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rbinPDZ,获得了重组蛋白在工程菌中的高效表达.通过对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重组蛋白进......

    作者:于鸣;张浩;施明;张之勇;胡美茹;郭宁 刊期: 2009- 05

  • stathmin的筛选及其对小鼠睾丸精原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筛选并鉴定小鼠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stemcells,SSCs)自增殖相关的蛋白因子,并深入探讨其对SSCs自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运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等蛋白组学的方法,筛选并鉴定与小鼠SSCs自增殖可能相关的蛋白因子;克隆所筛选蛋白的基因,使其与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融合,构建载体pEGFP-stathmin.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精原细胞及睾丸支持......

    作者:张世卿;李恩中;李德雪;张世庆;李明杰;陈燕芳 刊期: 2009- 05

  • 基于微生物生长状态估计电磁辐射场强的空间分布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微孔板培养及三维图形显示技术建立一种基于微生物(大肠杆菌)生长状态估测电磁辐射场强空间分布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将转化入质粒pET28b-tat-EGFP(Kana+抗性,卡那霉素抗性)的大肠杆菌BL21(DE3)接种到96孔板(150μl/孔),置于工作频率为34.1GHz、平均功率密度为12W/cm2的高功率毫米波辐射源正下方分别连续照射1、5和10min......

    作者:吴永红;卢一鸣;袁广江;高艳;徐志伟;任长虹;徐寿喜;粟亦农;刘濮鲲;张成岗 刊期: 2009- 05

  • 免疫器官放射损伤的研究进展

    免疫器官是辐射损伤的重要靶器官,其放射损伤程度重且恢复慢.本文对免疫器官的放射敏感性、放射对免疫器官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免疫器官放射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马俊杰;李杨;彭瑞云 刊期: 2009- 05

  • 基因芯片在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病原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极大.快速、准确、灵敏、特异地对病原体作出诊断,是有效预防感染性疾病发生和控制其迅速传播的前提和关键.基因芯片技术以其具有高通量、快速灵敏、样品用量少等显著特点在病原菌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致病菌方面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作者:李文静;王升启 刊期: 2009- 05

  •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的应用研究进展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bodydiffusionweightedimaging,WB-DWI)是一项全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预后及疗效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初步应用,本文对WB-DWI临床应用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洪涛;李功杰 刊期: 2009- 05

  • 平行板流动小室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平行板流动小室是细胞力学体外实验中常用的装置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提供剪应力,模拟肿瘤细胞生长的体内环境,探讨肿瘤细胞增殖、黏附和扩散的机制;亦有研究在平行板流动小室的基础上建立了肿瘤检测装置,开辟了生物力学与肿瘤学有机结合的新领域.本文综述了平行板流动小室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赵莲;廖福龙;韩东;周虹 刊期: 2009- 05

  • Eph家族信号转导途径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

    Eph受体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大的一个亚群.它们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转导,通过调节细胞骨架影响细胞的形态、运动和黏附,在神经和血管发育、免疫功能调节和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就Eph亚家族参与的信号转导以及它们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武瑞琴;周建光 刊期: 2009- 05

  • 非编码RNA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及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

    非编码RNAs(ncRNAs)在体内广泛存在,它通过表观遗传方式广泛参与多种重要的调控.对其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还有不同观点,如通过采取RNA干扰的原理进行调控,或通过脱腺苷化作用、脱帽作用等导致靶mRNA的不稳定或抑制翻译等.这些作用使ncRNAs在肿瘤细胞中多表达异常并涉及其发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旭东;朱运峰 刊期: 2009- 05